TG Telegram Group Link
Channel: 读书分享
Back to Bottom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2018年5月30日,一位网友意外获得了一大窝猫咪。很快,他决定收养猫咪一家...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朋友不要离开》

请来找我吧
我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我家里很乱
我的心也很乱
但我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请来找我吧
我会为你做汤
也许只是冷冻食品乱炖
但重要的是我们都能吃饱喝足

你可以随时找我
无论你是否正在遭遇艰难

但如果你现在很艰难
或者感觉很艰难
或者感觉活不下去了
给我打电话
我会出现在你的身边

你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不需要到“最后一刻”
不需要到“真的很艰难的时候”
但如果现在就是你“真的很艰难的时候”
请现在就和我打电话

你想要我给你买点菜吗?
你想要我把地拖了吗?
你想要我握住你的手吗?
你不需要“真的很难受”才能让我握住你的手
如果你需要我
那我也想要在你的身边

是的我自己也很艰难
是的我情绪上下起伏
我时而几顿不吃时而暴饮暴食
我时而难以入眠时而昏睡不醒

这个世界很沉重
有时世界的沉重压在了我的胸口
有时活着对我来说就已经很艰难

但仍然
我不愿意放弃你
我已经有太多太多的朋友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要走
来找我吧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爱是睡前的闲聊
爱是关心对方有没有好好吃饭
爱是看完了一本好书急着给对方送去
爱是等着和对方一起看新出的电影

爱是分享
爱是为对方骄傲
爱是折好的毛巾
爱是让对方先挑

爱是依偎在一起
爱是承认错误
爱是总是记得敲门
爱是叫对方一起吃饭

爱是傻傻的笑话
爱是为对方排忧解难
爱是按着对方口味调的咖啡

所有这一切
都是在说“我爱你”
一遍又一遍
我爱你
我爱你
我爱你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并不需要让自己变得更有趣,你需要的是学会如何更多更好地去发现和享受有趣的事物。”

就是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看待人生的视角。慢慢地,我开始不再为了给别人塑造某个特定的印象而去做事;我开始不再为了某种特定的审美价值而去做事;我开始不再老想着吸引别人来关注我。相反,我开始培养自己的好奇心;我开始学会如何真正投入到有趣的事物之中;我开始不再在意是不是有人注意到我做的事情。因为我知道,带着满满的好奇心探索,然后让自己沉浸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之中,才是生活的本质。

我们的社会总是鼓励我们把自己作为某种品牌或商品包装起来去迎合别人的审美,哪怕我们甚至根本不是网红。那些如何成功找到另一半的建议里,写满了“提升自己”、“培养各种各样可以在约会中展示自己的爱好”等等。但人生只有一次啊。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自由地因为自己一时兴起的喜欢,而去投入到某种爱好之中?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不让“成为有趣的人”,妨碍到我们真正去享受有趣的人生?放下那些外在的目的,去做我们真正喜爱的事情吧。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们觉得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你们觉得“还没学会如何调节情绪”和“青春期激素波动”是主要原因?

但你们想过没有?哪怕是成年人,如果生活在一个意见常常被无视、隐私常常被侵犯、动不动被“安排”被“命令”、还要被周围人指责“情绪夸张小题大做”的环境里,是不是也会变得暴躁易怒?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如果你想到“和某个人一起坐火车/大巴/汽车一整天”的安排就浑身不适的话,那也许你不该让这个人成为你的挚友或伴侣。因为我认为健康的友谊和爱情,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 能有效合作解决意外问题,比如爆胎和迷路。
2. 休息时,能因为对方的静静陪伴而感到放松和安心。
3. 无聊时,能用舒适的方式互相交流,享受时光。

总之,“能与对方共处狭小空间一段时间”或许是“能顺利发展长期友谊/爱情”的一个重要的讯号。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们应当设立生育资格测试,只有通过测试的人才可以养育孩子” => 实际上这个想法带来过非常糟糕的结果,大量弱势群体被迫骨肉分离或遭到强制绝育。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不可以剥夺自己的基本权利,教会孩子如何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并为孩子提供安全且便捷有效的法律维权渠道” => 这才是真正以保护和帮助受到侵害的孩子为中心的想法;我们应当把权利还给处于弱势的未成年人,打破“即使父母有错孩子也不能反抗”的有害观念,帮助和保护未成年人自主维权。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我现在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导盲犬服务中心。我想给大家看一看这边厕所边上贴着的盲文立体小地图,这张小地图真的非常贴心。

你知道作为盲人,我生活最大的不便是什么吗?也许你猜不到。不是我不能开车带来的不便,虽然能开车真的会方便很多,但我最大的不便是出门在外的时候上厕所的不便。每个厕所的设计都不太一样,所以每次我独自一人去上厕所的时候都会非常紧张。我男朋友只能在厕所外面等我,而我必须一个人走进那片“未知地带”。我该在哪里排队?隔间在哪里?如果我带着导盲犬的话我需要去空间更大一些的无障碍隔间,于是我得一个个隔间摸索过去,找到无障碍隔间里,在那里等待。进入隔间之后我还得继续探索 —— 厕纸在哪里?马桶在哪里?厕所干净不干净?我根本没法知道,只能希望它最好干净一点。我该怎么冲马桶?是有个地方要按一下?还是人走的时候会自动冲水?洗手池在哪里?肥皂在哪里?烘手器在哪里?

而所有这一切问题,这张小地图都帮我解决了!

这边盲文的第一句话是,“无障碍女厕所小地图”,然后写着“无障碍隔间用A-T表示”,就是那个空间更大一些的隔间,“普通隔间用T表示”,“烘手器用D表示”,等等等等... 这样我就可以知道,这边这间是我和我的导盲犬可以一起进去的大一些的隔间,因为这间写着“A-T”。这间右边的两间都是“普通隔间”。烘干器在这边,因为这里写着“D”,我洗完手可以来这边烘干我的手。这边是洗手池,因为这里写着“B”,两个洗手池的中间有肥皂,小地图上写着“S”。

我真的很需要这种小地图!这间厕所我一进去就知道该怎么走。我知道我要向前走到最左边的那间隔间,然后上完厕所到进门的地方的右边洗手。这真的可以极大地方便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上厕所时遇到的各种不便。请在别的地方的厕所也贴上这种盲文地图吧,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方便地上厕所。

补充:另外无性别厕所也很重要!我希望我们的陪护和家人朋友可以和我们一起去厕所。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知道,那种在社交场合里的不适与紧张不是一句“放松”就能轻易消解的,但我想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或许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慰藉与启发。

我在国外读研时总是很容易陷入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局促之中。当时我的同学们大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只有一位年长的姐姐,大约四十出头的样子,这位姐姐非常从容洒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次,我们同学一起去另一所大学听讲座,中途这位姐姐忽然想起自己的钱包落在了吃午饭的地方,便起身想要离开教室。她一边向台上小声致歉解释,一边快步走向前方的门 —— 结果却不小心推开了一间储藏室的门。只见这位姐姐毫不紧张,关上了门后还俏皮地说,“这间储藏室真不错!” 然后朝着出口的门走去。

当时,我们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 没有人觉得她奇怪或愚蠢,反而被她的率真和幽默所感染。后来,我开始尝试去练习这份泰然自若,渐渐的,我不再因为那些不必要的小事而那么焦虑了。

我也真心希望大家都能摆脱多余的不安,拥抱自信与自由。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们这些所谓“追求平权”的社群常常有一个糟糕的现象 —— 那就是你说话做事可以极尽刻薄和残忍,只要你的恶毒没有明晃晃地针对某个被边缘的弱势身份,就没有人敢上前制止。很多人甚至会认为,只要“反对歧视支持平权”就一定是永远不该被批评的道德高尚的善良的人。

评论:如果没有对人的真诚关心,那所有“反对歧视支持平权”的包装也只不过是道德作秀而已。 source
HTML Embed Code:
2025/07/07 06:57:47
Back to Top